中共中央宣傳部委托新華通訊社主辦

中國版“杜莎夫人”:用蠟像講述“中國故事”

2021-03-24 16:17
來源:新華每日電訊

周雪蓉(右)在調整蠟像《藝術家》的服裝?! ⌒氯A社記者鄧華攝

大戲臺前,“老廣們”圍坐桌前,一邊品嘗粵式點心一邊欣賞粵劇;一片金燦燦的稻田中間,“袁隆平”爺爺專注地端詳著手中的稻穗……走進位于廣州塔下的“帷幕開啦”蠟像藝術館,穿梭在近現代時空中,許多親切的場景、熟悉的人物就以這樣的方式不期而遇了。

蠟像的世界充滿驚奇,也飽含樂趣。當觀眾專注在蠟像“楊利偉”的皮膚、血管、皺紋等細節(jié)中時,卻不曾留意,一旁戴著口罩玩著手機毫不起眼的“路人甲”,也是一尊蠟像……

這些創(chuàng)作與巧思均來自一個叫周雪蓉的女人。

以對作品極其嚴苛著稱的超寫實畫家冷軍,在看到她創(chuàng)作的“自己”時,忍不住贊嘆“杰作”;她的蠟像作品《親家》亮相展會,一度被認為是真人受到保安“驅趕”;英國杜莎夫人蠟像館制作總監(jiān)驚嘆于她的技法,稱“我們是不是要成競爭對手了”。

這是一個關于手藝與情懷的故事。

今年47歲的周雪蓉,是一名蠟像藝術工作者。她以純真的情感、精湛的技藝,創(chuàng)造出“神似真人”的蠟像作品,贏得業(yè)內外的交口贊嘆,被稱作中國版“杜莎夫人”。然而,更可貴的是,她堅持藝術為時代而作,為人民而作,創(chuàng)作出農民、退伍老兵、航天員等大量建設者蠟像。她直言,扎根于中國文化土壤,是她的創(chuàng)作根基,為時代“塑像”是她畢生所求。

中國版“杜莎夫人”

“收一收,要閉館了?!敝钡拇叽俾晱牟贿h處透過來,周雪蓉立即起身迎了上去。只見,一名保安沖著兩位正坐著下象棋的老人喊道,“別下了,我們要下班了!”然而,兩位老人卻始終無動于衷,似乎完全沉浸在棋藝的世界。一旁的周雪蓉忍俊不禁,連忙解釋,“假的假的,這是蠟像!”保安將信將疑,拍了拍老人的肩,又揉了揉眼睛再三確認,才回過神來連連贊嘆:不可思議,太像了!

這有趣的一幕發(fā)生在2019年的深圳文博會。讓保安“信以為真”的兩位老人,正是周雪蓉以自己的父親和丈夫的父親為原型,創(chuàng)作的蠟像作品。

類似“以假亂真”的事不止一樁。去年周雪蓉挑戰(zhàn)了一項新任務。湖南衛(wèi)視《巧手神探》欄目組得知她的才藝后,給她發(fā)來私信,“有沒有興趣帶著蠟像來演播廳,讓明星‘偵探’現場甄別人物真假?!?/p>

自信于多年來練就的手藝,沒有太多猶豫,周雪蓉便帶著自己的作品《攝影師》出發(fā)了。攝影師的原型是丈夫公司的職員,一名攝影發(fā)燒友。那天,“他”以一身休閑的打扮亮相演播廳,身穿牛仔褲,背著雙肩包,雙手端著相機,歪著頭、瞇著眼睛,專注地拍照。雖近在咫尺,在場的楊穎、肖央、杜海濤等一眾明星嘉賓始終沒發(fā)現這是個假人。

“放大看細節(jié),連毛孔和血管都能看到。尤其是額頭上的幾顆痘痘,完全就是熬夜‘爆肝’后的我啊,更別提眼角的皺紋、鼻旁的法令紋了,簡直和真人一模一樣?!庇杏^眾在節(jié)目留言中發(fā)出如此驚嘆。

“這對我是最好的鼓勵?!敝苎┤匦πφf,蠟像是寫實的藝術,繞口令般的真假猜測,恰是對她手藝的肯定。

目前,蠟像在中國還是一門冷門的藝術,沒有院校開設專門的專業(yè)課程。完成一尊蠟像也沒有統(tǒng)一的標準,一般的要3個月,難度大的一年半載也有可能。在周雪蓉眼里,讓創(chuàng)作對象認可就是標準。做了這么多年,無論是為明星、科學家、畫家、農民、工人創(chuàng)作,她始終恪守這一原則。

“每天與蠟像打交道,哪個人物令你印象最深刻?”記者問。周雪蓉說,最難忘還是歷時18個月才完成的作品《藝術家》,“那是來自業(yè)界的肯定,對我而言意義非凡”。

超寫實畫家冷軍是周雪蓉心中的一座藝術豐碑,其代表畫作之一《小姜》以高清相機拍攝般寫實,細膩還原了少女小姜的形象神態(tài),讓人難以相信這竟來源于真人創(chuàng)作。

在蠟像創(chuàng)作得到冷軍本人授權后,周雪蓉拿出“近乎苛責”到完美主義的創(chuàng)作態(tài)度。她從廣東跑到冷軍在武漢的工作室,拍攝了上百張人物肖像,仔細揣摩工作和生活中冷軍的不同狀態(tài)、細微變化。

冷軍的發(fā)質、發(fā)色特殊,難以找到合適的仿制材料。她等了兩個月,收集到冷軍本人的頭發(fā)才開始創(chuàng)作?!耙杨^發(fā)分為幾十個區(qū),分區(qū)剪、分區(qū)收集包裝。后期再將這數萬根頭發(fā),按特征、分區(qū)域,一根根手工植入頭部模具中?!敝苎┤卣f,沒有耐心和細致,干不了這活。

前期素材收集好了,周雪蓉把自己泡在了工作室。有時她端詳著泥稿出神,卻好幾天也不動手,有時卻又迅速地做出微調。18個月后,當冷軍本人看到那個手執(zhí)畫筆、眉頭微蹙、專注又略帶憂思的蠟像“自己”,忍不住贊嘆,“天吶,杰作!”

隨著作品被越來越多圈內外人士認可,有觀眾稱她是中國版“杜莎夫人”。但她依舊保持平常心,并十分清醒,“藝術的價值不在于模仿。蠟像藝術歷史上只會有一位杜莎夫人。而中國的蠟像藝術,應該拓展自己的新路?!?/p>

“對待手藝要至真至誠”

“怎么光頭還會有發(fā)根的觸感?”在周雪蓉位于廣東中山的蠟像創(chuàng)作基地,也會迎來一些參觀者。當有觀眾無意中摸到蠟像的光頭時,總會發(fā)出這樣的疑惑。

沒人會想到,這是創(chuàng)作者坐在桌前,花十多天時間,一針一針,將上萬根頭發(fā)植入頭部模型,又將植好的頭發(fā)全部剃掉后,所呈現出來的效果。

“要干好這份工作,不需要太多深奧的理論。最重要的是耐心勞作,用心積累?!彼f。

采集人物資料、3D建模、創(chuàng)作泥稿、硅膠制模、上色化妝、植發(fā)植眉植眼睫毛、再次補妝、穿服裝……一尊完整的蠟像創(chuàng)作,往往要經歷十幾道大大小小的工序。

隨著時代的進步,制模、噴槍上色等技術已解放部分人力,但泥塑、繪畫等關鍵步驟,依然要靠人的手藝來打磨。而這又恰恰是區(qū)分蠟像藝術水準的關鍵。

時光退回到2000年初,那時杜莎夫人蠟像館還未進駐中國內地,人們對蠟像藝術并沒有太多認知。哪個博物館里有幾尊蠟像模型還原某個場景,在當時已是領風氣之先的創(chuàng)舉了。

盡管有美術功底,但在她剛入行的時候,如何做蠟像,是沒有師傅教的:買一張門票,到深圳世界之窗,看到展出的一尊毛利人蠟像,這便是“課本”了;和丈夫守在蠟燭廠內,“偷師”工人怎么給蠟塑形、上色,這便是“學藝”了。她每天所做的,就是和丈夫一起試驗、試驗、再試驗,從一次次失敗中學經驗。

“后來,我又專門跑到北京學習影視化妝,能有所借鑒,但蠟像又不是簡單的化妝,還涉及很多特殊情況需要處理?,F在蠟像制作普遍用硅膠做材料,過去用蠟做像,把握不好溫度,蠟像很容易變形。上色也有講究。要想進步,還是得靠自己多看、多試、多練、多領悟?!?/p>

如今已有70個年輕人加入她的團隊。對徒弟們,她總是鼓勵表揚。她說,這些孩子基礎好,見識廣,起點也高,手藝不能荒廢了。只要她在工作室,二話不說,也要幫著指點。

周雪蓉更勝一籌的地方在于,對于塑像的人物身份拿捏到位。“明星出現在大眾視野中,通常是上妝后的形象。因此,在創(chuàng)作中,需要還原這份‘完美’與細膩。相反,農村老太太,臉部太過完美無瑕反而不真實。恰恰是加了老年斑、皺紋這些細節(jié),才能讓她親切具體。”

入行20年,近幾年,周雪蓉喜歡將自己創(chuàng)作過的蠟像作品拿出來再創(chuàng)作?!八囆g的境界是無限的。當你對生活的理解更豐盈時,回過頭來看作品,總覺得它還能再深入、再提高?!?/p>

為時代“塑像”最有價值

每逢周末,廣州“小蠻腰”下的“帷幕開啦”蠟像藝術館總能吸引不少游客前來打卡?!搬∧婚_啦”是周雪蓉創(chuàng)立的蠟像品牌。

蠟像作品《老外婆》,取材于周雪蓉的外婆,一位樸素的農村老太太。她勤勞、善良、奉獻,以溫情和關懷滋潤家人。佝僂著背部,手拿針線為家人納鞋底的“外婆”蠟像,定格的是中國傳統(tǒng)親情之暖。

為制作“世界水稻之父”袁隆平的蠟像時,她堅持向袁隆平本人“求”一身舊衣服,只為真人穿過后的衣服帶著自然的褶皺和人的氣息,讓蠟像人物更具神韻。

1986年版《西游記》的導演楊潔女士不幸過世后,周雪蓉照著她本人的照片,創(chuàng)作了蠟像“楊潔”,讓一代人民藝術家的形象留駐人間。

蠟像記錄時代。周雪蓉的作品取材于我國各行各業(yè)的建設者:退伍老兵、農民、國畫藝術家、航天員、粵劇演員……這些蠟像作品無不閃耀著勞動的光芒、創(chuàng)作的喜悅、文化的美感,生動地詮釋著藝術的真諦:越是民族的,越是世界的。

“只做明星蠟像,不是我的初衷。我們祖國這片熱土,有太多勇于創(chuàng)造、甘于奉獻的人,我們傳統(tǒng)文化中有太多博大精深、輝煌亮麗的瑰寶。這才是我創(chuàng)作的根基和源泉?!?/p>

“帷幕開啦”蠟像館品牌的社會影響力越來越大,引起了英國杜莎夫人蠟像館的關注。英國杜莎夫人蠟像館制作總監(jiān)曾兩度訪問周雪蓉的創(chuàng)作基地,對方驚嘆于中國蠟像制作目前的精湛技藝,開玩笑說,“你們在中國是佼佼者,下一步面向世界,我們就成競爭對手了?!?/p>

面對同行試探性的詢問,周雪蓉謙虛謹慎地回答,我們致力于打造自己的民族品牌蠟像館,希望用蠟像凸顯自身文化特點與民族特色。與你們主打名人蠟像的模式,是差異化的良性競爭。這能讓我們共同進步。

如今,“帷幕開啦”蠟像館已進駐廈門、麗江、長沙、大連、廣州、拉薩、馬來西亞等國內外多地。這離她的夢想也更近了——用蠟像向世界講述“中國故事”。

“下一個最想創(chuàng)作的人物是誰?”面對記者提問,周雪蓉笑著說,“你們能聯系上鐘南山院士嗎?抗擊新冠肺炎疫情,他逆行武漢,敢醫(yī)敢言,這份時代貢獻值得銘記?!保ㄓ浾?周穎)

責任編輯:王靜

熱門推薦

精品系列人妻无码,国产综合欧美另类一区二区,国产成人愉拍免费视频,最新看片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