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共中央宣傳部委托新華通訊社主辦

祛魅:摘掉濾鏡,依然能遇見美好

2024-10-16 09:11
來源:半月談網(wǎng)

祛魅,源于思想家、社會學家馬克斯·韋伯所說的“世界的祛魅”,指對于科學和知識的神秘性、神圣性、魅惑力的消解。這個多用于學術中的專業(yè)詞匯,最近忽然成為網(wǎng)絡社交媒體上的一個熱詞。在當下部分年輕人的語境中,祛魅可以理解為慢慢消除對一切事物的濾鏡,消解美好期待和幻想光環(huán)。它可以是暫時的停歇,用來寬慰過往的傷痛,舒緩當下的焦慮。

但是,這個詞不是逃避的借口,它最終的目的是以更好的狀態(tài)遇見更好的自己。在年輕人不斷祛魅的過程中,接受世界真實的模樣,認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能熱愛生活,修煉穩(wěn)定強大的內核,才是獨屬于今天年輕人的“修行”。

標簽、符號的意義在消解

與祛魅相關的現(xiàn)象其實早有發(fā)生。極簡生活、大牌平替、“窮鬼套餐”……在“花小錢辦大事”的口號背后,許多符號的意義正在迅速消解。

社會競爭愈發(fā)激烈,一些人似乎連好好生活都需要用盡所有力氣。無論是短視頻軟件上精致松弛的生活,還是商場中閃閃發(fā)光的“大牌”,又或是社交平臺上的“人均月入十萬”……這些看起來似乎和忙碌且平凡的自己沒有關系。

如何讓生活回歸生活本身?

祛魅是許多人為自己找到的良藥。既然無能為力,不如過好當下。有人將祛魅當作尋求內心平靜的方式,認為“這世界就是個草臺班子”,很多事情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好,很多人也并不是展示出來的那么優(yōu)秀。

對于北京白領小楊來說,祛魅來自工作中的每一個瞬間。曾因“大廠熱”而入職北京某大廠,小楊并不諱言自己的職業(yè)選擇受到了各類“大廠工作vlog”的影響,“視頻中展示出來的內容,很契合我曾經(jīng)對精英白領的想象”。但如今,小楊坦言,除卻新鮮感“上頭”的兩個月,接下來的每一天都是一次祛魅的過程:漫長的通勤,并不便宜的食堂,頻繁的加班和時刻在線的工作軟件都在提醒著她:“包裝得再光鮮的工作也只不過是工作,賺的錢不會多,挨的累也不會少。”

摘掉濾鏡,不再內耗

賦魅,是與祛魅對應的概念,指的是我們看到某個人、某件事或是某件物品身上存在的閃光點的過程。賦魅為我們看待世界的視角加上了一層濾鏡,忽略了標簽之下的真實。

一位年輕的被采訪對象向我袒露,因為容貌焦慮,她曾經(jīng)服了多年“美役”,哪怕下樓取快遞,也要涂上粉底、畫上眉毛。隨著年齡漸長,她開始明白,美的內涵是由人定義的,“與其為了他人的定義勞心費力,不如多睡半小時犒勞一下疲憊的自己”。

走進生活里,更加關注自身,是當下年輕人祛魅的主流路徑。祛魅不僅可以向內,向外祛魅還會收獲人生意義上的開闊與釋懷。

“因為我的父母關系不好,所以我從小就很渴望電視劇里那種和諧歡樂的家庭關系?!眲倓傔^完自己35歲生日的采訪對象說,對于親情的匱乏感讓她在成家立業(yè)后,依舊無底線地扮演著好女兒的角色,“好像我付出的越多,就能收獲更多的關愛”。但在她經(jīng)歷重病手術,母親拒絕前來照顧之后,她坦言,穿越生死后人總是能想清楚一些事情?!案改傅膼鄄⒉欢际菬o私的,有的其實只是出于私欲,而我恰好是不被愛的那一個?!彼f,“當我不再執(zhí)著,我才發(fā)現(xiàn),對于原生家庭的過度期待居然是我前半生中最大的內耗?!?/p>

從更宏觀的維度來看,祛魅可以改變個體對于世界的看法。摘下濾鏡,一個個真實且平凡的人組成了我們如今的生活,絕大多數(shù)人能力和成就的上限其實差不多。那些閃閃發(fā)光的履歷、難以企及的權威和地位背后,多是踏實努力、敢想敢干的普通人。祛魅意味著不擔心,也不內耗,不在意他人眼光和社會規(guī)訓,敢于去嘗試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。

更加專注自身的成長

盡管祛魅已成為在部分人群中流行的一種生活價值取向,但與之相對的賦魅并不是壞事。心理學家認為,當我們羨慕一個人時,會愿意為獲得相似的成就而努力。比如在生活中,羨慕一位愛好廣泛、精力充沛的朋友,這種情緒會激發(fā)我們嘗試新事物,從而豐富自己的人生體驗。同時,也要警惕,過度的賦魅常會引發(fā)自卑與焦慮,讓人在無盡的精神內耗中浪費生命。

祛魅是現(xiàn)代人祛除情緒壓力、回歸自由人生的途徑。在祛魅的過程中,應當注意些什么,才不至于迷失方向?

要防止祛魅當中的“過猶不及”,摘掉濾鏡不代表否定美好、消解意義。“不重要”“沒必要”“不需要”認知的疊加,很容易讓人陷入虛無的怪圈。有人將“躺平”“擺爛”等同于“祛魅”,認為生活中所有能引起負面情緒的人、事、物都應看淡,并以此消解生活的意義、否定努力的價值、壓縮成長的空間。事實上,這些人很難真正做到無欲無求,“卷不動,躺不平”的“擺爛”極易引發(fā)更大的精神內耗,不僅無助于消弭焦慮情緒,還會反增社會戾氣。

祛魅的本質是找到一種與自己和解、以平常心和自適應節(jié)奏前行的良性成長路徑。這個尋找和調整的過程很難一蹴而就,生活壓力、競爭壓力、同輩壓力以及外部環(huán)境變化時刻會帶來新的焦慮與內耗。因此,可以設定一些略低于預期的小目標,并分解成為能夠做到的具體事件,通過持續(xù)不斷的正向反饋來調整自己的情緒和認知。

無論是優(yōu)秀的學習能力、扎實的工作作風、讓人眼前一亮的技術特長還是強大穩(wěn)定的精神內核,都需要日積月累,靜待花開。哪怕“這世界是個草臺班子”,哪怕我們只是平凡的個體,但只要善待自己的人生,總會優(yōu)先享受世界,收獲快慰。

專欄撰稿:梁姊

編輯:尤立

責任編輯:王亞冉

熱門推薦

精品系列人妻无码,国产综合欧美另类一区二区,国产成人愉拍免费视频,最新看片国产精品